刘东洋

我们和他们的区别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一直在读很多名人的书,出版量不是很高,但是也算是人生赢家的书,直到我读到了余华的《活着》,一本我用了四个多小时擦着眼泪也要在宿舍熄灯之后打着手机的手电筒读完的书,至此我发现作者和作者是有区别的。

以前看的名人的书一般都是写的是自己的奋斗经历,可能者也成为了我们现在的名人的一种现状,因为毕竟奋斗到物质、精神丰富的层次很不容易,在有了闲暇时间的时候,写一本书来记录自己的辛酸路,可是普遍现象这样,大家不是为了记录,是为了让别人知道我记录,而且我的记录还能给我带来声誉和财富,更有读者的肯定,失去了本心。

前几天网上很火的厦门大学教授的毕业典礼上的演讲,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网络写手那么多,没人都出国一两本还算是销量不错的书籍,更是有人以得到知名出版社比如中信出版社的出版而以功业自居,可是和这位学者比起来,简直是天差地别,他可能出的书还没有一般的写手畅销,可是他从更少为自己的出书而烦恼,也更少去追求书带给自己的经济利益,就如同从曾经有一位主持人当面问易中天教授说:都说您的三国火了,那你因为这个转了多少钱?易中天很直接的回复到,这是一个很愚蠢的问题,我拒绝回答。学者的追求完全和普通的只会文字的写手不一样,而他们笔下所能写出来的东西,也不一样。

韩寒可能算是一个比较好的转型的例子,早年的作品以言辞犀利不避讳著称,以自己身边成长的人和事为题材,以自己看到的公平的不公平的事情的对比来冲突,可是现在再度他的作品,貌似骨子里的东西还是没变,总能说他胆大,读着读着也总能露出诡异的笑容,可是没有了当初的偶尔出现的污言秽语,更没有了自己身边的人和故事。我觉得他正在从一个稚嫩的只懂得看自己身边的故事的人呢,转变到了一个朝着学者道路迈进的作家,可能几年或者十几年后,韩寒会出大作。

所以不同在哪里?

窃以为在于讲自己的故事还是其他的故事是区别一个作家和大家的关键点,莫言不是说过么,他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我就当做是作家大多数都是讲故事的人吧。

虽然可能是说出来很小的差距,但是要从自己的思想上转变过来,这可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大家更希望读者记住的是自己所讲述的故事,并不是自己,在乎的是自己的想要传达的思想读着是否完全读懂,并不是看过的就只是文字,欣慰的是读懂的百分之一的思想,再乘以百分之一的有可能的影响一个人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价值观,而并不是读完给读者心中树立一个作者高大的光环。

评论